• 人生就是博



  • 企业文化

    CULTURE

    学习园地

    当前所在页面:网站首页 > 企业文化>学习园地

    在岁月长河中流淌着麦收印记


       “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” ,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诗句,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,将麦收时节的壮丽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眼前。千百年来,小麦作为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  ,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,承载着人们对土地最真挚、最深厚的情感,成为了农耕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符号。

    610f10f73c29b6824509e141f27bf5f

    上世纪80年代,农业机械化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 ,收麦工作几乎完全依赖人力与畜力的辛勤劳作。那段岁月里的麦收场景,如今已成为众多70后、80后心中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。烈日当空,骄阳似火,农民们头戴草帽,弯腰弓背,挥舞着镰刀,一垄接着一垄地收割着麦子。汗水如泉涌般浸透衣衫,麦芒无情地扎破皮肤,泥土沾满脸庞 ,鼻腔、耳朵里塞满厚厚的尘土 ,甚至吐出的痰 、流出的鼻涕都染成了黑色。这场“虎口夺粮”般的抢收战役 ,不仅是对农民体力的严峻考验,更是对他们耐力与毅力的深度检验。

    割麦仅仅是麦收漫长征程的第一步 。割下的麦子需要精心捆扎成一个个大捆 ,随后 ,人们或是拉着小车 ,或是驱使牲畜,将麦子运往村里的打谷场 。打谷场是每个村庄的公共活动中心,平日里寂静无声,闲置一旁,而一到农忙时节,便瞬间热闹起来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运到打谷场的麦穗需要在阳光下晾晒两三天,人们会通过咬一咬麦粒来判断其干燥程度——如果麦粒干嘣脆响,那就意味着晾晒到位;若是感觉软绵绵的,则还需继续晾晒。晒干后的麦穗 ,要用石磙(也叫碌碡)反复碾压,确保麦粒尽数脱落。套上牲口 ,拉着碌碡一圈又一圈地缓缓碾压 ,农民们头顶烈日,汗水不断洒落,那忙碌而壮观的场面,既透着艰辛,又蕴含着对丰收的殷切期盼。

    碾压后的麦子还需进行“扬场”,这可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工作。人们手持木锨,一锨接一锨地将麦粒抛向半空 ,巧妙借助风力,将轻飘飘的麦糠吹走 ,让沉甸甸的麦粒落回地面 ,从而实现两者的分离 。当金灿灿的麦堆在眼前逐渐堆积起来时,农民们才暂时忘却了满身的疲惫 ,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。整个麦收过程 ,从割麦、脱粒到扬场,多达十多道工序,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,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。每到此时 ,全家老少都会齐上阵 ,就连学生们也会放“农忙假” ,加入到这场紧张而忙碌的丰收战斗中 。正如一位经历过80年代麦收的老人回忆道 :“那时候,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,收麦子的时候,一日三餐主要就是包子 、馒头和各种馍。”而母亲在田边一声声呼唤家人吃饭的场景,至今回想起来,仍令人感慨万千,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。

    那个时代的农具也独具特色,弯弯的镰刀、沉重的石磙 、长长的木叉 、四四方方的扮桶 、结实耐用的箩筐、带长柄的晒谷耙……这些看似简陋的农具,却是农民们丰收路上的得力助手 。石磙不仅能用来碾压麦穗 ,还能平整场地;木叉既能挑起麦捆 ,又能翻动谷物;风车通过摇动风箱 ,将轻杂吹走,留下饱满的谷粒 。每一件农具都凝聚着农民们的无穷智慧  ,也默默记录着那个时代农业生产的真实模样 。

    进入21世纪,麦收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。大型联合收割机强势崛起,成为了夏收战场上的主力军。它们轰鸣着穿梭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,所到之处,麦子被快速“吃”进机器,经过脱粒、分离等一系列工序 ,金灿灿的麦粒直接“吐”进粮箱 ,麦秸则被粉碎还田或打捆处理。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割上百亩小麦 ,效率是人工收割的几十倍之多。如今的收割机操作也越来越智能化,不仅能根据麦田情况自动调整收割高度,还能精准计算收割面积和产量,堪称“全能选手” 。

    如今的收割过程变得极为简便 。农民们只需在田头轻松等待,三五亩的麦子,收割机来回两三趟,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收割,就像抽颗烟的工夫那么迅速。收割机作业完成后 ,秸秆粉碎机紧随其后,将麦秸打碎还田 ,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。紧接着,播种机便会将玉米等下茬作物的种子播撒进土里,真正实现了“收种一体化”。整个麦收流程紧密衔接  ,环环相扣 ,如同一条高效运转的现代化农业流水线,大大缩短了农忙时间,让曾经紧张的“龙口夺粮”变得从容不迫 。

    80年代到如今,麦收方式的巨大变迁,就是一部鲜活生动的农业发展史,它见证了中国农民的不懈奋斗,承载着他们的无穷智慧 。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,未来的麦收或许会融入更多的“黑科技”。但无论形式如何演变,当麦浪翻滚、金穗飘香时,那份沉甸甸的丰收喜悦 ,那份对土地的深情眷恋,将永远深深铭刻在每一位农人的心中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,麦收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,它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,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丰收画卷。(泰龙公司 :高小龙)



    上一篇:安全帽下的警示
    下一篇:桃子熟了

    Copyright @ 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西安人生就是博环保(集团)有限公司

   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6号

    陕ICP备20004405号-1

    CopyRight © 西安人生就是博环保(集团)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
  • XML地图